Google取得中國的網路內容供應商(ICP)營業執照換新,可繼續在當地營運1年

其實沒有人會與錢過不去,中國這麼大的市場,換做是你會捨棄嗎?下面這篇文章敘述的到不錯。


學看政治風向球? Google調整中國政策

ZDNET新聞專區:Tom Krazit


Google是否已學會解讀中國官方的風向球?

時間回到2006年,Google剛進入中國。當時紐約時報曾刊出一篇深度報導,描寫Google如何通過複雜的程序,確保其搜尋引擎執行自動檢查,以符合中國法律。問題時,該禁止或不需禁止的項目,沒有明文的法律規定。而敏感的主題都是在政府所謂的「風向會議」中,由官員確定的,因此,結果也和風向一樣,變動不定。

或許Google已學會如何解讀暗示。該公司9日宣布,已取得中國的網路內容供應商(ICP)營業執照換新,可繼續在當地營運1年,但條件是該公司不再重導使用者至其香港網站。香港是中國的「一國兩制」特區,不受內地的網路管制影響。


今年1月,Google聲稱不再配合網路搜尋檢查制的作法,就是從3月起將中文簡體的搜尋轉到香港網站。當時,該公司對這種方法的效用也不確定。共同創辦人Sergey Brin親口承認,不清楚Google在中國究竟能提供哪些業務。

但上週開始有跡象顯示,Google似乎已懂得如何解讀中國政府的心意。Google知道中方不喜歡Google.cn使用者被自動導向香港的作法,因此決定改變方式,要求使用者主動點入Google.cn的連結,前往一個特別版的Google.com.hk,進行無檢查搜尋。
當然,新的Google.cn網頁也沒有其他服務可選,基本上就是一個前往香港網頁的超大連結。但要求使用者自己點入,而非毫無選擇的自動導向,就足以讓中國政府接受。
就這樣,Google在中國繼續怪異的存在。對於一家連瑣碎決定都要依據硬資料的公司,這是非常困擾的狀況。沒有任何資料能讓Google確定現在的解決方法可否讓政府高層滿意,也沒有任何運算規則能讓他們知道,政府官員會否接受Google的產品。
在與中國政府如此公開地撕破臉後,Google必須非常謹慎地操作。就連暗示Google正與中方進行談判,都會招致某些人批評該公司背叛其反抗檢查制的原則。但也有不少人認為,Google無視中國將近全球三分之一網路人口的市場,執意硬碰硬,是有勇無謀。現在看來,Google似乎希望設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。


Piper Jaffray財務分析師Gene Munster表示:「到最後,我們相信Google仍然能在中國營運。我們的理由是,我們相信中國政府希望促進社會穩定,而完全關閉Google,無助於實現社會穩定的目標。」
然而,和好的代價可能包括放棄方便好用的Google Suggest(搜尋字串建議)功能。Google不願證實這項猜測,但中國就在Google遞出換照申請的同時,開始封鎖Google Suggest。Google也在其中國營運狀態的顯示網頁,將Google Suggest列為被封鎖項目。中國官方曾批評這個功能顯示太多色情資訊。
每一次的政策改變,Google都進一步把自己推向牆角,卡在本身對資訊自由的原則,與本世紀最重要的網路市場之間。顯然,該公司現在只能把希望寄予中國本身的改變。
但在那之前,Google在中國的每一步,都將是無關運算規則的微妙外交運作。Google在中國的未來,不只需要看準中國信息部的「風向」,還要配合美國政府的立場,以免再次進退失據。這是沒有應用程式能代勞的。(陳智文/譯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擁有"大型彎曲五葉松"的台灣稀有植物網正式上線

內容聯播聯盟廣告位置